您好, 四川智慧之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欢迎您!

 四川智慧之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400-687-5689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智慧书屋

小学生如何培养“数学思维”?这几点需注意!

文章来源: 人气:2047 发表时间:2022-12-15

数学思维决定了孩子在做题时的思考方式,通过学习数学思维,可以帮助孩子开拓思路,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思维的能力因而在数学领域中培养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那数学思维又有哪些呢?我们在教学实践和生活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有哪些呢?

1.转化思维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惑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寻求最佳方法,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晰。

2.逆向思维

我们可以把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让想法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研究。

3.形象思维

通过直观地画线段的办法,启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也实现了学生从直观的感知向逻辑思维能力的转变,同时也是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表现。


4.逻辑思维

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与形象思维不同,实用科学去抽象概念范畴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

5.创新思维

指以创新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得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可分为差异性、探索式、优化式及否定性四种。

6.对应思维

对应方法是在数量关系之间建立一种直接联系的思维方法。比较常见的是一般对应(如两个量或多个量的和差倍之间的对应关系)和量率对应。


7.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法是指在解题时对具体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即拿到题目先分析、判断属于什么知识点,然后回忆这类问题分为哪几种类型,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8.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指根据事物之间某些相似性质,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熟悉问题或其他事物进行比较,发现知识的共性,找到其本质,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怎样培养数学思维?

一是让学生自己去把解题思路讲给别人

教师应当放手让学生把解题思路讲给别人听,因为讲话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在讲解过程中避免不了和其他学生发生思维的碰撞,这样才能产生最佳的训练效果。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主动引导,让学生产生质疑、思考,并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使学生亲历讲授知识发生、发展的曲折而生动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数学思维的逻辑美感。

二是经常训练一些图形推理。

几何图形可以很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产生构思、思路、技巧等思维,因为做题过程中具备很强的观察力的同时还要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多训练一些图形推理对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三是贴近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都说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利用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去锻炼思维能力。1.购物。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买一些东西的时候会考虑,手里的钱够不够花?怎样买才最划算?等这样的问题。2.游戏和动手参与。家长在日常也可以带着孩子玩玩积木、下棋、看图找不同、拼图、体育运动、一笔画等一些游戏,让孩子锻炼逐步提升和挑战难度,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上这些方法,希望能对你的孩子培养数学思维有所帮助,当然,想要了解更多学习技巧,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相关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028-83527510

© 2016-2017 智慧之星 版权所有
蜀ICP备16036124号 四川民政厅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昭觉寺南路119号融锦城
手机:19181978049
座机:028-83527510
邮编:610000
QQ : 481950979
E-mail:481950979@qq.com

家庭微课
公众平台
关注官方微信
公众平台